回到主页

被Waitlist了,你真的就只能等待吗?

· ·留学规划与申请解析,本科
broken image

4月1日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可以开一些出格玩笑的日子。但对于大部分申请2017Fall的本科生而言,则是卸下心头大石的日子——无论是录取还是拒绝,学生申请的学校基本上都给出了一个结果。大学申请工作也基本告一段落了。

但对于某一小撮学生来说,申请还没有结束,因为他们被放到等待名单上,也就是被waitlisted了。

对于waitlist,最直白的解释就是:waitlist上的学生是学校的备胎。在所有收到录取的学生都确认是否入读后,学校看看自己是否还缺学生,如果缺学生,就从waitlist上面挑一些学生来进行转正。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为什么美国大学会使用waitlist?

broken image

通常情况下,美国所有的大学在一个申请季发出去的录取offer数量都会远远高于实际入读的学生数量。因为美国的大学都很清楚,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只申请一所学校,一个优秀的学生手上可能有一把的offer,但他最终只能到一个学校就读。

因此,在学校发出结果之前是学校挑选学生,发出结果以后就变成了学生挑选学校。

所以,美国大学在招生环节,会考虑一个指标,叫Enrollment Rate(确认入读的学生数量/发出的录取数量)。就算是哈佛这样的顶级院校,Enrollment Rate也不会超过90%。也就是说,哈佛每发出100个录取,就有十几个offer被学生拒绝了。哈佛是这样的状态,其他学校的情形更是可想而知。

几乎没有哪个美国大学可以非常精准地预测最终有多少学生会确认入读。一旦确认入读的学生数量跟预期之间的差距太大,就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个时候,大学就会给依然选择待在waitlist上的学生发出录取邀请了。

那被放到等待名单上了,学生就真的只要等待就可以了吗?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学生可以怎么做?

broken image

如果你手上有比waitlist更好的学校,那你可以豪气地回复学校:我对waitlist没有兴趣。然后,学校就会给你发拒信了。

但如果给出waitlist机会的是你希望入读的学校,你要做的就远不止「默默」等待了。

针对后面一种情况,你的第一步是按照学校的要求,通过状态查询系统接受waitlist邀请,或者填写Reply Card并扫描回复学校,表示愿意停留在waitlist上。学校一般都会给出一个要求学生最晚回复的日期,在此日期之前回复即可。

有些学校会在回复的界面上让学生进行勾选:

你们学校是我的第一选择,我非常感兴趣,愿意待在等待名单上;

我愿意待在等待名单上;

我不愿意待在等待名单上。

这种情况下勾选第一个无疑是最恰当的选择。

第二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在现有被录取的学校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心仪的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截止日期之前确认入读并缴付押金,确保自己一定有书读。

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拿到本科新生录取的学生在5月1日之前确认是否入读并缴付押金,而几乎所有的waitlist的结果都是在5月以后才公布。所以,如果这一步没有做,最终waitlist的院校也拒绝了你,那学生真的就会面临无书可读的悲剧场面。

第三步,登录waitlist学校的官网,或者自行浏览学校发过来的关于waitlist的邮件,寻找学校对于学生被waitlist以后可以做些什么的说明。不同的学校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有所差异。

有些学校(比如UIUC)明确表示,学生不需要、也不能够再向学校提供额外的材料了。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就只能乖乖等待了,但是大部分学校都会允许学生再额外提供一些资料。针对这些更为“友好”的学校,我们就可以操作第四步。

第四步,整理哪些资料可以补充给学校。

学生需要通过补充的资料向学校证明,在递交申请以后,自己在学习能力、活动、奖项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常规情况下学生可以整理以下的一些资料:

1)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当然,前提是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是比之前(高一和高二)的要漂亮;

2)最新的SAT/AP/ACT/SAT2等成绩单。前提也是一样,要比之前提交给学校的更好看;

3)最新的活动和奖项的描述,体现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以及成熟度、领导力等“软实力”等方面的提升;

4)通过访谈在读学生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进一步了解关于学校的细节。

资料整理完成以后,第五步并不是马上提交给学校,而是建议学生先打一个电话给学校(前提是学校没有明确表示不允许学生联系学校)。

这一步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较大的挑战,因为对自己英文水平没有信心,所以愿意打电话也有勇气的学生相对很少。正因如此,主动打电话就很容易成为一个让自己脱颖而出的选择。电话的另外一个优势是能够让招生官感受到学生的热情和热爱,而不是冰冷的考试分数和文字。在电话沟通中,学生需要表达出以下内容:

1)表达自己愿意停留在waitlist上,也对学校非常有兴趣,希望学校能够优先考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把之前整理资料的第四项更具体的细节表达出来,让学校感受到自己是真的做了了解,也有足够的事实来支持自己对于学校的热爱;

2)询问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增加自己被录取的可能,进行相应的记录和进一步的回应。

如果学生是在美高就读,除了自己打电话之外,还可以恳请所在高中的Counselor帮忙打电话,请Counselor来影响游说学校,增加被录取的可能。

第六步:打完电话之后,学生需要写一封言简意赅的邮件,发送到学校指定的邮箱,同时在邮件中附上之前整理的一些资料,比如最新的成绩单、更高的SAT分数等等,也可以是之前电话中学校建议提交的一些材料。

这封邮件的正文,其实非常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常规来说,这封邮件需要包含2部分内容:

1)表达对于学校的喜爱和一旦录取以后自己入读的意愿。这部分内容,可能在之前电话的时候已经提及,但在邮件中可以再次强调。

择由教育提醒:

在阐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切勿仅仅说喜爱或者兴趣,而不提供具体的细节或者证据。对于学校招生办来说,【我很喜欢你们学校】,跟【我非常喜欢你们学校,我联系了去年入读你们学校的某某师姐,从她那里知道,学校的机器人实验室开始允许大一学生进入,我对机器人(尤其AI方面)有非常浓厚的兴趣…】的表述有着巨大的差异。

2)说明从申请递交以后,自己在学术、活动等方面获得的奖项或者能力提升。也就是把之前在第四步整理的1,2,3项资料进行整理,并用文字进行呈现。这部分内容一定要足够具体,并尽量使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进步。

择由教育提醒:

如果这个学校是学生的dream school,不妨在邮件的开始就进行以下类似的表达:你们学校是我的第一选择,一旦录取了,我一定入读。

以上的6步全部完成以后,接着就看学校如何回复,然后基于学校的回复来进行应对。但要特别注意把握沟通的频率,避免让学校和招生官感觉「被骚扰」或者「被死缠烂打」,每次的沟通都应该有实质内容。

如果被waitlist的是学生的dream school,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尝试联系学校的admission office预约拜访和面试。这个动作能够表现出非常高的诚意,当然也需要付出较大的时间和财力成本。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