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城市要有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 城市规划学生对疫情的思考

· 学子荟系列

对疫情的关注和英国的疫情情况

1-2月份国内疫情开始爆发,我虽然人在英国,但是通过微博和微信每天关注国内疫情变化,每一条新闻都让我觉得非常揪心。

 

尤其是武汉封城的消息。我是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非常了解这条新闻背后透露的严重性,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关闭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的举措,我很期望尽快看到它的成效,但同时也为这份巨大牺牲感到非常非常难过。

 

到3月20号左右,英国的大学基本已经停课了,但是感染人数当时还在五六百左右。

 

我身处英国疫情爆发中心的伦敦,住处隔着两条街道就是伦敦大学医院,经常听到有救护车声驶过。出门的时候,我会看到很多外国人也带上了口罩,还有人戴手套和防毒面具,街上的人和车辆明显少了非常多。

 

停课之后我首先遭遇了学习方面的难题。

 

当时我正在进行学期最后的几个Project,需要小组合作,但是大家不能见面,沟通起来还是麻烦。而且和指导老师只能用邮件和Skype沟通,有回复的时间差,效率比较低。

 

其次是疫情期间网购不便。

 

英国当时的网上超市购买量都已经超负荷,预约不到比较近的配送时间,就不得不去超市采购。出门买东西我总会有些担心,而且去超市人也挺多。

 

当时家附近的大超市有些必需品已经没有了,比如鸡蛋、鸡肉、卷纸、免洗洗手液。蔬菜和水果的供应还是比较足的。

 

我更加焦虑的是回国的安排。因为我买不到合适的机票,而且机票随时会被取消。

 

当时有封城、关机场的消息传出,所以比较着急买机票离开伦敦。订机票的过程全部靠我妈一个人不停地刷票。

 

本来她想帮我买去韩国转机的机票,被出入境管理处的朋友提醒,有可能需要健康证明后退掉了。后来又买了去曼谷转机的票,也是因为健康证明和签证原因退掉。

 

差一点要买非洲转机的票,但是也没抢到。机票的价格也在不断飙升,如果是不能退票的又不敢买。

 

最后我只能手握同一天的两张机票,一趟航班在德国转机,另一趟在香港,等到当天看哪一趟航班没取消坐哪一个。

曲折回国之路

尽管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回国之路仍然比想象中更加曲折。

时隔半个多月想起来都觉得很辛苦很煎熬,再也不想经历第二遍。

伦敦时间的3月23日,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全副武装穿隔离服去机场,主要因为感觉行动不便而且我比较容易体热,害怕体温升高被拒上飞机。所以我穿着不打算要的外套和裤子,戴着帽子手套,还戴了墨镜和眼镜,一层医用口罩一层N95口罩去了机场。

我还准备了消毒湿巾和少量酒精喷雾,但是没带免洗洗手液,因为当时英国已经买不到。机票买的是商务舱所以流程比较方便和快捷,不需要和大量的人接触,但是我还是看到机场人很多。

我在法兰克福转机的时候等了快十二个小时。快登机的时候,我们需要测体温,测体温的时候我前面两个男生都因为体温偏高被要求站在旁边重测,不知道他们后来情况如何。本来坐在法兰克福机场的时候觉得周围全是病毒,坐立不安,但是上了国航的飞机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终于安全了。

飞了十个小时到达国内后,我的航班被分流到石家庄正定机场降落。机场工作人员需要给每个人测体温、问询情况然后给护照贴标签。从飞机上下来的那一刻,我看到外面全部都是救护车和穿着隔离服的工作人员,场面很震撼,感觉自己是在参演末日电影。到边检处的时候更魔幻,有种身处二战电影里战地医院的感觉。

有两三个工作人员对我的随身行李进行消毒,之后我排队进到安检处,里面就是很多个被医院屏风隔开的区域,我需要接受单独询问。询问处旁边有两个背着巨大消毒水的工作人员绕着场地来回消毒。

飞机落地石家庄,我走进检疫区的景象

进到询问处的隔间里面后有两个工作人员接待我,我从询问的内容猜测一个是医院人员,一个是海关人员。他们都非常友好,一直叫我不要紧张。

我虽然没有体温过高也没有任何呼吸道疾病,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我如实报告了最近因为搬家产生了肌肉酸痛,并且学校有人员感染。没有想到他们非常严苛地直接把我送到医院,工作人员还帮我穿上了防护服,安慰我别害怕正常检查而已,接着一路救护车去了医院。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坐上救护车,此次旅途真的感觉太魔幻了。

人生中第一次坐救护车

回国后我得知我认识的两个同校同届朋友感染了。虽然不太清楚是如何感染的,但是我知道他们都是非常爱出门玩的人。所以我切身体会到,疫情之下一定要减少出门活动,保护好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隔离的日子

我的隔离生活从石家庄当地的医院开始。医院条件一般,厕所比较旧,也不能洗澡,食物质量也一般。但是医院护士医生人都很好,经常来查看情况,抽血和核酸检测时会一直安慰我和我聊天。

两天过后我们一起到达医院,属于有疑似情况的将近30人全部检测结果都为阴性,顺利出院。

来到医院隔离,忍不住给自己这趟魔幻的经历点个赞

之后我继续到酒店完成14天隔离。因为我到酒店的时候,酒店没有其余房间了,所以被分配到最高层的套房。我一个人住在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有一个大客厅,而且每天伙食都极好,分量也大,导致我每天饱得睡不着,反而觉得很疲惫,想来也是有点好笑。我可以订快递,酒店工作人员会把快递送到我房间门口,但是不和我接触。

每天工作人员都来询问我的体温,天气凉的时候还会送姜茶,防止我感冒。酒店每天下午会放广播,有安全宣传,也有对隔离地点附近的景点介绍,挺有意思的。

我所住的酒店附近,就是电视剧红楼梦里面荣国府的拍摄点,算是个景点,所以快离开酒店的时候,酒店工作人员还送了我两件当地的纪念品,当地政府真的是非常暖心也非常懂得宣传。结束隔离的那天有很多像我一样订了早上八点飞机的人,估计大家都盼着隔离结束赶紧回家。所以工作人员统一五点钟就送我们去机场,到了机场还忙着帮我们搬行李,真的特别感动,这一路都在接受他们的帮助。

那天正好也是武汉解封的日子,到机场的时候,我抬头看到天空中悬挂的超级月亮,内心非常感慨。我要回家和家人团聚了,武汉的人们也终于可以开始恢复生活了。回家之路虽然不易但我是幸运的,抗疫之路虽然艰难,但我们熬过来了。

broken image

疫情之下的思考

我即将大学毕业,这次疫情虽然中断了我在学校的学习,但是我却对所学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在英国学习城市规划的时候印象比较深的一个知识点就是要把大城市灾难当作“机会”。

这不仅仅体现在城市用地的规划设计要重新改变,也是给体制、政策制度重组的机会。

我觉得这次疫情也是一样,是一场灾难,更是对城市建设管理缺陷上的一次重新调整的机会,让我们可以避以后免再犯错再失去这么多无辜的生命。城市规划要注重建造Resilient City,简单讲就是城市要有“韧性”。一个完善的城市,需要具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而且要具备能快速应对、快速重组、迅速恢复生产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提前规划和准备的,包括在面对突发大型危急时,有应对方案和安置场地。

比如城市建造大型场馆和设备齐全的传染病专用医院是非常必要的,从这次事件中方舱医院、火神雷神山医院的作用,我们都能够深深感受到应急措施的重要性。此外,不仅是“物理”上的应对,决策者们和城市规划人员也需要有足够的应对能力。

比如快速反应机制、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保证灾难时城市必要岗位的有效配合和运作。这些体验都是平时仅靠书本知识我感受不到的,也算是切身地上了一课。

总的来说,在毕业之际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影响蛮大的。不仅是本科学业的突然中断,感觉美国研究生申请的受理速度也变慢不少。我也比较担心国外处理疫情的速度,怕无法九月正常开始研究生学业。但这次的事件也坚定了我学城市规划和做相关工作的信念。

相信这一份专业知识的研究和这次事件的经验对未来建设会起很大作用。

这次的事件是一个“Global Shift(全球性转变)”,让所有的人和事都处在一个新的世界格局中,未来的一切变得充满未知,很可能旧的国际化城市化理论会变得不受用。

但这也给我们这一代一个机会,去探索更多新型的先进理论,所以我对于我的未来发展还是很乐观和期待,希望自己能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城市规划人员,让全人类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作者:Vicky
英国 · 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