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不要把女儿养成听话的乖女儿

· ·亲子沟通与心灵成长,亲子沟通
broken image

在读书阶段,身边的男生被问起,想要跟什么样的女生交往,记得很多人会回答,什么都不重要,只要乖就好。甚至有一个男生说,女孩什么都要听他的,过马路一定要牵着男生的手才能过。

在这种男生眼里,所谓的「乖」就是听话。他只要一位听话的女友、听话的老婆,听他和家人的话。那么,他找的是与他平等的另一半吗?

答案:不是,他找的大概是一个古代的女人,或者说现代的女佣。

这种择偶标准并不孤立,我们回想一下,小时候,女孩得到的赞美,经常是「你好乖巧」、「我家女儿好听话」。

一方面,大男子主义的择偶标准可笑荒谬,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中对女孩的教育经常存在犬儒主义。

这两者都设置了一种恩威并施、予取予求的单方交易:服从权力和接受控制,才有资格婉转恳请垂怜,否则就得受惩罚

在很多心理案例中,我们都发现乖女孩长大之后倾向于选择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与其说是对童年经历的重复,不如说她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和服从的状态。深层的逻辑是:那种家里管得很严,严厉要求女儿要乖,不断用言语否定、责骂女儿的家庭教育,会造就出一个很没自信、没主见、对人生无法作主的女人。因为服从习惯了、不敢说出自己意见,后来她找到的交往对象,也会是这样权威式对待她的男人。

我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时刻也面临着「我要不要当一个乖女孩」的抉择。幸运的是,我虽是一个平和的人,但不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并不是传统的父母,要我符合一般人的期望,他们一直很尊重我在人生中做的抉择。

因此,我也常在想,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要怎么教育她?如果我有女儿,我不会告诉她你要多乖才有糖吃,我希望她是一个很独立、很有想法、很坚强的女孩。

broken image

如果我有一个女儿

broken image

1.我会说:你应该成为自己的英雄

broken image

我不会给她买「成为蝙蝠侠妻子」的女童T恤,我会告诉她,成为自己的英雄,而不是成为英雄的妻子。

儿童像一个「性别侦探」,搜寻男孩与女孩间的不同之处,试着对性别角色进行推论,并将结论应用到自己身上。即使是关于男女角色的一点点信息,在媒体、在社会、在衣服上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对自身的看法。

比如以上这一组男童装与女童装间巨大的差异。站在捍卫蝙蝠侠t恤的立场上,也许你会质问:「想成为一名妻子有什么错?」没有错,但是这背后不断地提醒人们,什么是对女人的期待?期待不仅是她将成为一个妻子,而是她将成为某个重要人物的妻子,而她的身份将由他的重要性所决定。男孩也会从这些T恤中得到线索,他们会意识到「应该期望女人服从,服从他们的权威、职业、抱负」。

这种性别化明显的衣服告诉男孩们应该像他们的爸爸一样强硬、健壮、聪明,而女孩就该简单地当个惹人爱的小公主,像她们妈妈一样漂亮。

对比这两套特质,就可以看出为什么男孩会认为女孩处于次级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小男孩对骂的时候常常使用「像个女孩」来侮辱对方。

当我在和女儿逛街,看到类似这样的蝙蝠侠T恤时,我会随时准备提出问题:宝贝,你说为什么男孩的T恤上写着蝙蝠侠,而女孩的T恤上则写着蝙蝠侠的妻子?很有意思,是不是?还有为什么所有的玩偶都要巨乳丰唇呢?与孩子一起提出这些类似的疑惑问题,教给儿童批判性地思考媒体、流行文化及商场中出售的商品。与女儿的商场之行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谈话的开端。当她如我所料,不能在女童区找到超人的T恤时,我们会开始讨论社会对于儿童的期待。

2.我会说:孩子,你应该有更丰富的职业选择

broken image

我会让老公和我尽量多做些家务,这样孩子可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

根据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AlyssaCroft的研究,女儿眼里爸爸在家里所做的点滴会影响她们今后的职业选择,会让她们更有工作欲望。

博士生Alyssa Croft在实验中从不同的深度探讨了父母在工作和家庭中的自我认知、性别平等就业平等理论及孩子的性别刻板印象之间的关系。Croft发现了父母与孩子态度之间的有着微妙关系,大量数据显示:父亲在家中「劳作」的表现与孩子对「性别刻板」职业的兴趣有很大关系。如果家长只是口头上说男女工作平等,那他们的态度对孩子未来的职业预期的影响就非常小,但身体力行的家务活分配及对孩子的照顾工作的分配对孩子的职业预期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简单来说,爸爸干的家务活越多,女儿就越不愿意选择那些传统的女性职业(例如护士、家庭主妇等),而是更喜欢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男性职业。Croft说:那些把性别平等观念落到实处的父亲,比那些只知道把「男女平等」挂在嘴上而从来不洗碗的父亲,要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性别平等价值观。

当然,我要声明男性职业并不比那些女性职业有更多的内在价值,我坚信一名护士或者一名中学老师的价值等同于一位对冲基金经理。只是我更加呼吁女孩们可以有更多元化的职业选择,不仅仅使服务型岗位,还有更加进取的领导型岗位,不仅仅是教育、服务行业,还可以是工程、IT、科研领域。

现在女性在管理、领导岗位上的人数还是属于缺乏状态,而父亲们在家中的角色能够帮助平衡这一「失衡」问题。如果父亲们想要女儿有更大的工作动力,那么他们应该放低在家的姿态,好好投入到家务活之中。

3.我会倾听她的声音

broken image

我会跟她谈衣服、头发、身体,但是我会花更多时间跟她聊她的想法、她做的事情、她读的书。

每次我见到小女孩,我都得咬紧牙关,不让自己下意识地说出她们时多么乖巧、可爱、好看、美丽、会打扮。为什么不那么说?那不正是我们见到一个小女孩时最正常的反应吗?说一句衷心的称赞,帮助她们提高自信,有何不好?

不过,我有我的道理。

如果我们总是最先注意一个小女孩的长相,那等于告诉她们相貌比其他一切都重要。正是这样的观念使她们从5岁就开始节食,从11岁开始涂脂抹粉,17岁去隆胸,24岁打肉毒针。我们失去了什么?有意义的生活、思考、阅读,并因我们的思想和成就而被尊重的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求自己用下面的方式与小女孩们对话。

-「阿雅,很高兴认识你。」我蹲得和她一边高,看着她的眼睛说。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她用大人教给她的礼貌乖乖女的口吻回答。

-「嘿,你最近在读什么书?」我眨眨眼睛说。

她睁大了眼睛,换成了对这个话题兴奋的表情。不过,因为对我还很陌生,她犹豫了一下。

-「我超爱看书,你呢?」我问。

-「我也爱!我现在能自己读好多书了!」

-「哇!真厉害!你最爱哪本书?」

-「我去拿过来!我能读给你听吗?」

我们丝毫没有谈到衣服、头发、身体、漂亮。跟一个小女孩聊天时,想避开这些话题比想象中还难,但我坚持住了。

这就是我对于我们文化对小女孩们错误示范的一点小小反抗、对于尊重女性智力的一点小小推动、为重塑女性准则的一点小小努力。我跟阿雅这短短几分钟的聊天,能够改变美容产业、真人秀以及明星文化带给她的影响吗?不能。但是,我至少使她当下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下次当你遇见一个小女孩时,也不妨试试。她可能会惊讶和困惑,因为此前从没人关心她想过什么,但是,请保持耐心,给她时间。问问:

她在读什么书,问问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及为什么?

这些问题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你只是引导她重视自己的思想,帮她开展一次智力的对话。对于大一点的女孩,问问她对时事的看法:污染、战争、学校经费削减,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使她感到困扰?如果她有一杆魔杖,她想要改变什么?你很可能得到令你深思的答案。与她聊聊你的想法,你做的事情,或者你爱读的书。你能够向她示范一个自主思考的女性是如何说话、做事的。

让我们一起改变这个世界,从与每一个小女孩聊天开始。

4.我会让她学会说:No

broken image

我会教她说不,教她反抗,甚至教她骂人。

今年广州南方日报记者成某涉嫌强奸实习生一案,不出所料地,再一次引爆出女孩「自我防范意识」争论。似乎所有养育女儿的父母,都要不断地重复这样的问题:怎样以一己之力保护自己的孩子?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父母在教育方面思考的问题。乖女孩最大的麻烦就是,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当个好孩子,但是没有人教我们遇到坏人该怎么办。甚至我们连大声骂人都没练习过,遇到坏人,你骂得出来吗?你敢对着他大声地骂脏话吗?你能在当下捍卫自己的权益吗?你能保护自己吗?这些危机应变,不是只有纸上谈兵,而是,没有人训练乖女孩在遇到坏人的时候也可以不乖!

如果我们连一个性骚扰都无法面对,甚至还难过是自己的错,那么,更别说遇到更严重的性侵了。有时候我看到新闻报导许多女生遇到性侵时,居然不知道要怎么反应,就默默地忍受自己觉得不平等、不对的事。我每次看到都很难过,我们的教育真的有教导女孩们遇到这样的事情要怎么保护自己、要怎麽对抗吗?

除了父母需要训练女儿懂得保护自己之外,还需要父母警惕「责备受害者」意识。在法律惩罚施害者的同时,社会文化对受害者给予了更严厉的惩罚——不仅当时受到「不自重」的谴责,还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耻辱中。这就是「责备受害者」文化。

这就好像有人觉得女孩遇到色狼一定是她引诱犯罪,一定是她穿得太露或行为不检点。这个迂腐又不正义的社会观念不知道害惨了多少女孩,把别人的错误放到自己身上,让许多女孩被性骚扰了还觉得是自己的错,觉得自己很丢脸。

正是这些谴责受害者的声音,帮助培育了强奸文化。作为女孩的父母,你们可能很难接受的事实是:你们在网络上传播的那些「防狼手册」,给孩子们灌输的那些「自重观念」,也许正是她们成为受害者的原因。

针对女孩的「防狼手册」,而不是针对男孩的「防变狼手册」,可能让一些男孩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作为男孩的父母,你们在对受害者幸灾乐祸的同时,也可能正在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歧途。

broken image

不要用“”这个字去要求一个女孩

broken image

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会坚定地告诉她,我不要你乖,我要你勇敢、独立,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你会说「乖」的定义有很多种,我在这里指的是所谓的听话、顺从、不出错,这些是我观察到的某一层面的现象。但如果只用「乖」来教育女儿,你很难想像未来她的人生若遇到许多不平等、不快乐的事情,她该怎么去面对。如果她只能当一个活在别人期望下、别人赞赏下的女孩,那么,她的人生也注定没有办法自己作主。

而我观察到具有这样特质的女人,特别地不快乐,就算谈了恋爱、结了婚,还是时时刻刻担心自己不够好、自我否定、没有自信。甚至对方犯错了,还认为是自己有错。如果她过得够好,够爱自己,她便不需要把快乐押注在爱情上,把人生押注在婚姻上。她不迷信幸福和快乐一定和另一半有关,而是是否有能力让自己过得好、过得快乐。当她真的遇到相爱的人,那一定是真正欣赏她的人。

不必当一个乖女孩等着别人给你糖吃,而是,你自己要有很多糖,那些糖来自于你的自信、想法、能力、智慧⋯⋯不需要别人帮你评分,只有你自己才能给自己成绩单。

不要用「乖」这个字去要求一个女孩,去教育一个女人。甚至,不该用「乖」来赞美一个女孩。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