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难全世界都知道,选择了IB的同学很多都是勇士,被虐无数遍后依然(被迫)越挫越勇。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一位IB Survivor,他真诚地反思了自己IB经历中哪些不值得提倡,走过哪些弯路。这些痛苦的教训可能比成功的经验对读者来说更有价值。
大家好,我是毕业于上海交大附中IB课程中心的王学长,我即将在今年秋季入读美国的威廉玛丽学院。
今天我按照时间线,把我从进入IB前,到完成IB学习的这段经历和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
01 / Why IB?
我的初中是典型的公立学校,同学们大多参加中考。升入初三时,我也开始考虑高中择校了,那时我知道了几所最有名的国际学校都把IB作为课程体系(这侧面说明了IB的含金量——最优秀的学生都进入了IB体系),对IB产生了兴趣。
做了一些了解后,IB给我留下两个最主要印象,一是它体系的先进,不同于应试教育(AP给我的感觉仍是考试为导向),二是它难(需要写很多论文)。
当我看到某IB学校的玻璃上写着 IB学生要Critical Thinking 和Balanced时,我坚定了选择IB的想法。
做出选择前,我妈妈在听了较多之前学生和家长的分享后,再三告诫我要慎重。我那时候语文和英语都不是强项,而IB课程对文科的要求很高,不过我兴致很高没太理会她的建议,但最终事实证明IB确实不是适合所有人 。
我一个室友是典型的公办体系出来的理科生,平时跟同学打交道的时间比跟机器人打交道的时间的都少,他的数学和物理非常好,但他偏科严重,也不太能参与投入到平时的校园活动及社团活动中来,最终他的IB预估分不高,没能进他目标院校的理工科专业。
后来我选了交大附中IB班,除了它本部的名气和优异的录取成绩外,我听说公费班招收了很多最顶尖的学生,跟他们做同学会有助于我。
02 / 太过放松的十年级
10年级我们学校把IGCSE作为衔接过程,方便从公立校升上来的学生从简单的课程开始适应全外教授课和国际学校的教学。
但反观高中三年,我觉得这一年的学校课程除了新鲜感和大量的空余时间,并没有给我的带来什么收获。
原因有几点,第一是IGCSE难度太低,大多和初中内容重合,像是我们的物理课,物理老师直接跟我们说他知道这些知识我们都学过了,电学都全部跳过了,除了是英文的,考查点甚至比初中内容还浅。
第二是学校没有足够的帮学生准备IB学习的课程,比如让学生全面了解Pre CAS和EE,并做相应的前期训练,比如讲解IB各科的难度以及HL、SL的差异,这些可以让学生体系性地了解IB核心设置并做出规划,不然后面2年的IB学习会增加很多痛苦。
我觉得在高一一定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有一定认识,而且对IB各科的难度以及HL、SL的差异一定要有明确的认识。
我10年级最大的收获是参加了大量活动。刚进入国际课程体系时学长学姐口中的各种Projects和社团令我十分兴奋。
我最开始一下子报名参加了五六个——学生公司,Ispeech演讲,影评社,商赛,以及Pocket Left。我不鼓励报名太多的社团,如果能在一开始有明确的兴趣方向那是再好不过了。
我有同学一开始报了10多个社团,还都拿到了要职,但最后完全不负责任。社团运营不利导致关闭(消失)的情况并不少见。
在10年级多体验几种活动并不是坏事,我可以对自己的特质特长更加清楚。比如我虽然特别热爱电影,但我文笔并不是特别好,所以影评社我就早早退出了。
我后来主要的活动方向是Techomedia(科技自媒体)和学生公司。我觉得科技和商业的组合是未来最重要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因此我有意识地寻找这两个方面的社团活动。
此外,USAD(学术十项全能比赛)对我的帮助也很大,因为比赛需要大量的阅读以及知识积累,备赛的过程中弥补了我课程内学习强度的不足,为我的学术阅读理解能力打下基础。
总体来说,10年级我过的是相当开心的。IGCSE备考期间一个多月,我和同学基本天天溜出去往五角场跑,记忆犹新的是我们在潮汕牛肉火锅店办了张会员卡,因为吃得实在太多了。
这段时间是相当空的,利用好其实能给接下来的IB带来很大帮助,当然我个人认为也可以选择放松点的生活方式,毕竟后面一年多会被虐得很惨。
03 / 被狂虐的2年IBDP经历
11-12年级IBDP阶段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我分别从学术、活动来讲一下。
学术
IB首选面临选课,我选了HL物理、HL数学、HL英语、SL经济、SL语文和ESS。现在来看,我的选课是有问题的。
首先,申大学时我选的专业是经济,甚至还考虑过哲学,而我的HL课程是数理。另外,我的三门HL在我们学校极其热门,但其实我们往届这三门的成绩并不好,我当时有跟风的嫌疑。第三,我一开始想往理工科方向而不是经济学上走,在犹豫着把经济还是物理放在HL时,选择了对申请更有利的物理HL,但我物理其实学的并不好。
选课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我对学术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我整个高二都没有在学术上下很大功夫,多为应付,这些共同导致我高二的成绩很差。
IB的要求不低,并且需要非常自律和良好的自学能力,需要自己平时去找真题检查自己所学,并且一定要复习。我高二(下)的GPA有大幅度下滑,但直到考试前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下了,这就是没有外部监督,也没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后果。
Kognity、Youtube视频是很好的帮手,我们有同学把整本物理书(至少新华字典厚度)全部看完,我很佩服他,但我觉得不值得提倡,毕竟IB有六门课,其他的学科的时间会被压缩。
IB数学是我的痛处,我数学其实并不差,但高二我只拿了4分,这是个很恐怖的成绩。总结来说是缺乏自制力的缘故,我们的数学老师自带西语口音,上课从来也没有纪律要求,到最后一个月教室里甚至只有3、4个人(原来28个人的班),像我们几个比较没有自控力的男生看他不好好教,我们也就不好好学,平面向量和微积分学的非常差,一考试马上就出现问题了。
当时成绩出来我非常失落,但已经很难弥补了,因为高二的GPA是最重要的。
IB很大的特点是对书面语言组织能力的要求很高,对很多男生来说这非常痛苦,像SL语文我和我的男生朋友都在5分左右挣扎,提升也不是一日两日能够达成的。就算是理科,真题中也有大量简答题,书面英语不好也影响得分。
IA、EE这类论文则是更大的挑战。我们学校把IA选题放在高三,和申请冲突,我们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术阅读与写作培训,学生们对着电脑叹两三个小时的气是常有的事。一定要早准备!学些学术写作套路!
经过2年IBDP的摸爬滚打,我的写作能力提升显而易见。顺利完成试卷,写完IA,EE对我不再是难事。
我高二时参加了布朗的夏校,选了一门叫Contemplative Studies 的课,需要写很多论文。因为之前上过几节EE,平时书写量也够大,我那次夏校写论文时压力并没有很大。
前段时间择由老师问我写EE的体会,问我什么部分让我最煎熬,我说其实写的过程中比较顺利,紧迫的时间是给我带来压力的根源(我的初稿在寒假结束才草略完成)。
我选的经济EE其实结构和内容都有定律套路可循。写EE我觉得主要是让学生适应从头到尾写一篇严谨的四千字论文的过程,内容新颖独特并不是最主要的。读两篇范文然后熟读Rubric基本能让EE顺利完成。
活动
我的课外活动主要是在高一下和高二上进行的。我在Techomedia科技自媒体投入了很多精力。我那时侯读了几篇Techo的文章,很喜欢它对科技小白们友好的文风,因此我就主动联系加入了它。
因为在科技上面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所以我更多地扮演了组织领导的角色。我还是学生公司的社长。我跟我的团队一起组织举办过两届创客马拉松,举办过200人规模的商赛。
找场地、宣传、拉赞助、做保障让我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升,我喝了不少酒,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优秀的朋友很重要)。
我的课外活动听起来光鲜亮丽,都是跨校的学生组织。可是,好像我更社会了,也确实如此,当时学生组织圈纸醉金迷的氛围很重,动不动就是Fusion Myst,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容易被诱惑,到后来做学生活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社交和吹嘘的资本。
现在复盘来看,我的课外活动并没有好好遵循IB的要求。
首先,我的活动中没有涵盖AS中的A-activity 和S-service,没有满足IB全面发展的要求。
其次,CAS中有写Reflection,要求学生隔两个月写一篇对于自己活动产出评估的反思。Reflection中有要求我们目标,执行和结果,有助于我们检查自己是否偏离了初心。
我当时若好好运用,就不会因为应付人际关系而浪费太多时间。我的初衷是让自己的科技敏感度提升,并且拥有基本的创客能力,同时对商业管理有认识,但现在看我在这方面的收获少之又少。
还有令我很遗憾的就是我的课外活动选择跟我最后的专业几乎没有重合,这导致我在专业领域的深度和实践受限。
最后再提一下IAEE和TOK。IA、EE也一定早点准备,谁想体验文书和EE都在第二天Due的夜晚呢?有时候甚至会遇到IA选题被否,文书一筹莫展的情况。
TOK似乎被IB学生忽略的比较多,我们是高二开始有TOK课程,这个课程旨在让学生得到从现象看到本质,并梳理出这中间的逻辑过程。TOK是个可水可重要的课,完成任务并不难,但要运用好则需要深入了解。
我的反思
IB是个非常好的课程体系,但是我的IB经历确实有很多遗憾,以下是我的反思中最重要的5点:
第一,找个好学校。
不要轻信什么全外教,好的IB学校应该有自己培育的教学团队。
第二,高一Pre IB期间要做好充足准备!
当然谈什么高一就要很努力没什么人性,也不太现实。关键是要深入认识IB,分别从学术课程难度以及IB核心(EE,CAS,TOK)入手,规划好自己的接下来2年。高一还要做的事就是认识自己,通过课外活动,或是冥想念经都是办法,最好能找到自己的专业方向。
第三,培养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控力。
IB中你难免会身心俱疲,却不得不面对一大堆任务。我高三11月份的一天,晚上9点钟突然发现明天IA要交一稿,而我已经答应了老师要把申请essay写出来,我当天还有些感冒,熬了极其痛苦的一夜后,总算交了差,第二天早上睡了半个上午的课,还被老师调侃。
大家一定要抵制诱惑,培养时间管理能力,还有健身。这些都是说烂的口号,但开始做了真的会不一样,不妨就从推掉一个饭局,为明天做好计划开始。
第四,课外活动环节最好在高一就找到一个服务类的社团,做长期的志愿服务。
因为IB和大学都很看重学生的Volunteer Experience。兴趣方面的社团可以慢慢寻找方向,一旦确定就投入到活动中,并一直思考这个活动与以后专业的联系。
第五,找到真正感兴趣的学术兴趣。
我的三年是一直被IB推着走的,但其实IB-TOK知识论是很有意思的,若是学生真能在每个知识点上花时间思考这个定理是怎么来的,它有没有可能是wrong perception,那么IB就会成为能带着我们走更远的轻舟。
我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在学术上真的找到了乐趣,IB其实是能满足这样的求知欲的。我没有做到,但我希望后来人能体会到这种乐趣。
以上是我的IB学习经历,经验教训很多,希望对读者有一点点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