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美高 / 国际班 / 体制内,高中在哪儿读如何影响美本申请?(下)

· ·留学规划与申请解析

在择由美高微信群里,经常有家长问,

-我们是8升9好还是9升9好?

-我们出去读高中好还是在国内读高中,出去读大学好?

-如果我想出国,在国内体制内高中好,还是国际班好?

我分析一下在大学申请中,大学一般如何看待不同体制下的学生申请材料及其含金量,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美高,以及申请美高最合适的时间。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成绩单

broken image

在申请材料中,第一个“享受”差别待遇是成绩单。

美国大学招生官会认为,美国高中开出的GPA含金量大于中国中学开出的GPA含金量,原因是基于同一教育体系下的熟悉和认同。但仅凭这种横向对比说服力并不够,于是美国大学再通过纵向对比同一体制内学生的GPA高低,来最终评估学生GPA的含金量。

随着中国的大学申请者越来越多,美国大学通过收集学生和Counselor申请信息以及在校录取学生的表现,更加全面和细节地了解了中国学校,包括中国的体制内学校。

不过,就目前来看,在美国读高中的学生,以及在美国大学有一定知名度的个别中国学校(包括体制内学校)学生的GPA,确实会因为美国大学比较熟悉而更加认可他们的成绩单。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推荐信

broken image

第二个被差别对待的是学生推荐信。推荐信能让美本招生官从一位老师的视角去了解学生的状态

因为美高教育的特点,学生在课程中需要经常与他人互动,表达观点、课外活动也较多,老师对TA的了解相对较多。

在国内读国际学校的学生,学校会安排专门的老师帮助TA处理推荐信,但具体写的多好,对学生有多少接触及了解,要看学校的机制和老师能力。

最后是体制内的学生,学校老师们并不在意课堂表现、学生课外提升等,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会很单薄和笼统,很难写出有帮助的推荐信。

关于中国学生提交的推荐信,近些年也因为造假问题屡屡被海外媒体报道,让来自国内的推荐信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就推荐信的认可度,无疑也是美高老师的推荐信最会被大学认真对待。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高中与美国大学的关系

broken image

第三个差异,就是高中和美国大学之间的关系不同。

就像国内的**附中与**大学之间的连带关系一样,美国大学也非常认可某些美高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美国大学喜欢招某些美高学生的现象。

比如Trinity School,这所美国高中每年都有平均40%的学生进入藤校。这所学校的学姐学长进入藤校后有不错的表现,学弟和学妹也会自带光环,美国大学也倾向于招收这种有“质量保证”的学校学生。

如果学生本身的潜质很高,能被这类重点美高录取,无疑就相当于一只脚踏入了藤校的门槛。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美高?

broken image

前面对比了美高、国际学校和体制内学校对申请大学的影响,孩子在美高读书更有利于申请到理想的美国大学。但是,正如很多家长担忧的,孩子都未成年,去美国读书真的明智吗?

确实,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去读美高,甚至可以说,学术比较优秀、心智相对成熟的学生才适合去美高读书我通过正反两个案例给大家说明这一点。

我曾经带过一个学生X。他初中是国内的体制内学校。

X的学术不错,但算不上特别优秀,有一些艺术特长。X的家长很早就确定孩子未来去美国留学,但家长对留学和对美国学校都不了解,不确定是否让孩子在中国完成高中。

通过与X沟通,我发现他比较偏内向,但不排斥与人沟通。X学生参加过一次美国夏连营,美国老师的热情和鼓励让他受益匪浅。除此以外,X描述自己课外活动的时候,听得出他是非常有想法的一个人,热衷艺术类活动,并且关注身边社会环境,力所能及去做一些小的改善。在自立方面,X也不错,他会分担家里的责任,和家人一起打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综合下来,我认为X到美国学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在应试教育下,这个孩子的特长、软实力可能被埋没,美高会更鼓励学生的特长发展;X发自内心的社会贡献和想改变环境的想法在美高会被关注、锻炼和提升;X虽然内向,但适应能力不错,心理很健康,经过后期培训,英语也不成问题,不需要我们顾虑是否能适应新环境或是否被心理问题困扰。

在我们一年半的规划下,X入读了东岸一所当地排名前三的高中。孩子现在在美国高中特别充实和高兴。

broken image

第二个学生Y同学,情况就和X不一样。Y同学的沟通能力比较弱,当我问他为什么做某一项活动等问题时,Y通常的回答就是“还可以”“我也没想过”等,有些缺乏内动力。

针对他沟通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我给过他详细的建议,但第二次我再跟他沟通的时候,我发现第一次给他的建议,他全部没有采纳。

后来,我们发现Y在美高里碰到了很多问题。

由于语言能力不足,上课的时候Y没能很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但Y又过于腼腆,不好意思去找老师求助。他没能很好地融入新环境,在学业跟社交圈都没有站住脚。Y也没有特别擅长或感兴趣的活动让他在校园里有发挥的空间,找回自己的自信。长期的压力,让Y的心情越来越低落,成绩下滑,学校给出了他警告。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出国时机

broken image

X和Y的案例告诉我们,早出去读书不一定是好事,不同的学生要根据TA的特点特别分析一个学生是否适合美高,其实有非常多的因素。

在X和Y的分析中,我提到关注他们的沟通能力、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心态、英文程度等方面。

在了解学生性格后,也需要思考什么样的高中能协助孩子顺利成长,是大一点的学校还是小一点的学校?偏STEM还是综合类教育学校?是一开始就选学术挑战大的学校,还是孩子能适应的学校?

因此,是7年级、8年级还是9或10年级出国?要从了解学生和学生家庭入手,并对美高有系统的认知,才能从美国学校申请系统和教育系统里,获得好的结果

比如,在家长填写的调查问卷中,有些家长说希望帮孩子申请美高11或12年级,这说明很多人不知道,几乎没有美高会招12年级的学生,招11年级学生的学校也很少。

关于美高申请,什么时候开始规划,规划什么,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如何评断孩子的心理状态,哪些夏校质量比较好,这些都是我们择由擅长的领域。我们有海量、系统、专业的资源协助家长找到最合适自己孩子的升学路径。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