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为什么高含金量的夏校这么难申请?

· 夏校项目

2019年暑期的夏校录取结果已经基本发放完毕,择由学子收获了理科、工科、计算机类、写作类、人文社科类、商科类、艺术类等各个学科领域的顶级夏校Offer,成绩喜人。

但在前期咨询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家长和同学对于夏校通常是只了解个别几个项目,却缺乏整体的概念性认知。因此,择由在4月-5月重启夏校主题讲座,回应大家提出来的各种问题,增加概括性、常识性的内容,目的就是让大家不仅要看到大家都在讨论的 “树木”,还要看到“夏校”这个大概念的“森林”,不至于被其他人申请夏校的零碎信息裹挟,又因为自己不够了解而产生焦虑。

broken image

不同夏校在含金量上也存在着梯度划分择由老师梳理了超过100个夏校项目,根据我们搜集的信息和申请的经验,给各个项目按照含金量打了分,目的就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最科学的匹配,提高我们的夏校录取率。

大家可以参考这样一张图片,仅仅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研究类、项目类”的夏校,就可以这样分门别类:

broken image

如果大家明白了上述分类和打分的原理,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会说一些人对“夏校”这个概念的理解太简单绝对化

整个美本申请的过程,尤其是名校的申请,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短跑比赛。千万不要认为在最后一年或者最后一个学期内努力冲刺一下SAT或ACT分数,把文书好好打磨修改个几遍就可以冲到一个好的结果。

事实上,如果我们去分析名校录取者的申请材料,就可以看到,每一个所谓的“幸运儿”都是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一点一点地提速,而好的夏校项目就是这个马拉松赛道上最好的补给站

  • 一方面,顶级夏校项目的高门槛本身就是对参加者能力和素养的一种证明;

  •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参加了夏校项目之后,对于自己申请的专业领域有了更深的理解、自己的研究也有了更好的直接呈现物,所以在本科申请中,招生官自然会青睐这样的学生。

至于学分、教授推荐信等,与上述能够体现申请者内在价值的因素相比,反而是“身外之物”了。

当然,夏校的申请难度跟项目本身的含金量一定是成正相关如果从一些顶级项目的具体申请要求来看,大家就会更容易理解我上面的观点。

比如,我在1月份的讲座中详细分析过的Launch X。

broken image

图源:Launch X官网

这个项目要求每个申请者录制一段90秒的视频来介绍自己,大家从Youtube上可以看到,所有的申请者都会在这段视频中展示自己曾经做出来的科技创业项目,并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服务了什么样的人群,有多大的影响力,自己在其中展示了什么方面的能力。

大家想一想,在10-11年级校内课业和标化考试的双重压迫之下,如果没有提前的长期准备,学生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搜集到足够的素材来完成这一分半钟视频的拍摄呢?

我们今年获得Launch X录取的两位同学,各自在商业和科技结合领域的相关活动经历都可以追溯到两年以前

再比如我们通过刚刚结束RSI面试的一位同学,从2016年就开始在校内的理论物理俱乐部担任leader,在2017年参加了一系列的比赛并且拿到了国家级一等奖,2018年还在大学实验室里参与了电池研究的项目。RSI是全免费的顶级理工科夏校项目,这个项目全球只录取80个人,中国大陆每年只有两三个人拿到offer,通过初选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在这类项目的申请竞争中,大家如果以为可以靠两三个月的“包装”来跟这样一批高手PK,那就未免过于轻敌了。

择由学子今年录取的NYU Tisch 艺术学院电影制作夏校,它的申请需要提交一份Creative Resume,目的是向招生官展示你曾经完成的艺术作品、参加过的艺术类活动或者相关实习、兼职经历。而不少人文社科或写作类的顶级夏校都会要求学生在申请的时候提交10页以上的Writing Sample,如果之前没有相关的尝试,学生怎么可能在开始申请之后的几周内把这个任务完成呢?

大家常说的“夏校中的爱马仕”——TASP,我在1月份的讲座中也详细分析过它的申请文书要求,不仅篇数多、篇幅长,而且要求有深度,非常考验学生的阅读量和思考习惯。为什么有不少学生在讨论申请哪个夏校的时候很激动地喊着要申TASP,看完文书题目又默默放弃?很大程度上就是平时功夫没下到位,想临时抱佛脚,却发现那个高度自己怎么跳都够不着。

broken image

了解顶级夏校的申请难度之后,大家就会明白,尽早选择、尽早有针对性的启动准备的必要性

我们现在的客户,包括我们的答疑群里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都有了这样的意识,非常积极主动的配合我们的规划,从九年级结束之后的暑假或者十年级结束之后的暑假开始,推着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朝着最终本科申请的金字塔顶靠近。

有了这样的一个正确意识之后,大家也就能够自然地接受一个结果,在申请高难度的夏校时,可能是因为某个方面的准备还不够充分,暂时没有被录取。面对这种结果就不会那么悲观,而是比较坦然地接受这个现实,更不会产生“我夏校没有录取,我同学录取了,我是不是永远比不过ta了”这样的想法了。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