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去美国读高中,你以为就不用“拼爹”吗?

· ·留学规划与申请解析,高中
broken image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拼实力、拼背景、拼自己爹妈、拼体能、拼颜值的世界,家长的肩膀有多高,孩子的未来就有多远。父母的格局很重要,父母有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样的认识,教出来的孩子就怎么样。

家长不管是出自任何原因和目的,决定送孩子去美国读高中就意味着父母对美国教育理念的认可,对培养孩子的重视,这点就让父母的格局更「大」、更「高」一点。但是,这些家长囿于自身的经历和认识,用自己的认知来推断美国的学校情况而做出的一些选择和决定,又会反过来影响孩子的未来。

家长送孩子去美国读高中,除了希望孩子可以被更好的美国大学录取外,还希望可以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比如自理自律、自我成长、宏观系统的思维能力、职业思维能力。毕竟大学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如果孩子获得这些能力不管以后进入什么样的高校学习,都可以为孩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和事业上打下基础。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父母的高度和认知在美高选择中起关键作用

broken image

-切勿用中国式思维去推断美国的事物-

-「郑老师,我们还是希望去搏杀竞争异常激烈的寄宿高中boarding school,即使最后申请到的寄宿高中质量远不如你推荐的走读高中我们也愿意,因为我们不想孩子寄人篱下。」

江妈妈的心态代表了很多家长的想法。即使她知道美国也有很多顶级的走读高中day school,教学质量和资源都不逊色于寄宿高中,但是她仍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江妈妈用自己中国式的思维和经验去推断美国的事物,认为寄宿高中老师好、设施全、活动多、进名校机会大;认为选择寄宿高中,把孩子交给学校管理就是最好的,同时又担心孩子不能和美国寄宿家庭相处得来,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自律能力不放心,所以拒绝了走读高中。

这个选择,又影响了孩子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在一些寄宿高中,中国孩子抱团现象严重,活动相对单一,住在学校导致孩子的生活圈就在学校内,对美国文化现状不能有直面了解,最后孩子不能拥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不能在申请美国大学时脱颖而出。

broken image

-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郑老师,我们当初要是听你的劝就好了,其实我们的高中确实选错了,这个高中是很好但是我女儿跟不上,就算学校帮她找了家教补习还是跟不上。」

当李爸爸追悔莫及地和我们咨询女儿转学的事情时,愁云密布。当初在选学校时,李爸爸坚持要选质量更好的高中,认为在这样的高中就读女儿才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可是李爸爸的女儿英文不够好,学术能力跟不上,在美国威廉姆斯主教高中就读时GPA低于2.0,最后学校做出开除的决定。而这个GPA又限制了李同学可以选择转学的学校。

即使我们在当时苦口婆心地劝说李爸爸,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学校再好,孩子跟不上对孩子的未来就是耽误,李爸爸也不听。李爸爸的选择,又代表了多少国内家长的选择!每次看到学生因为父母的选择而碰壁,我都无限唏嘘。

broken image

过去的十年从业经历里,我会一直跟进我去了美国读高中的学生的表现,我发现进入了适合自己的学校的学生,在美国表现会更好、成长更快,而且进入美国名校的几率也更大

-GPA的重要性-

美国大学在审核学生的申请材料时,会非常看重学生的平时成绩GPA,而被顶级大学录取的学生在他所处的学校高中平均成绩居于前10%的比例甚至超过90%。我们在美国读高中的学生,高GPA低SAT被前50大学录取的远多于低GPA高SAT的学生。

当年我们一个学生以1500左右的SAT被排名35左右的李海大学录取;同样的,我还有SAT高达2000+,还有四五门AP的学生,因为GPA低于3.0,申请的前50大学全军覆没。就意这味着要进入名校,除了刷SAT等标化成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还要要死守GPA。

其实对于一个在中国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进入一个竞争力不是那么激烈的美国高中,反而更容易让他拥有更好的GPA和排名,这样可以挪出更多的时间应对课外活动,参加各项比赛,修读AP课程,应对SAT、SAT2,AP等的考试,这样离名校的距离会更近一些。

broken image

但是上面的那些故事每年都在发生着。这些事例都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结就是:

父母对美国高中的了解不全面,对评价一个美高是否好的标准过于单一,对美国大学录取标准的不清晰,但是又喜欢用自己的经历和认识来给孩子做决定,不听从我们的建议,最终导致遗憾。

父母要提高格局,用自己的背景和资源帮助孩子做最好的决定。

broken image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申请呢?

broken image
  • 深入了解美国高中,同时了解美国大学录取标准,有意识的有针对性、有策略性的帮助孩子选择更适合的高中,同时为以后的大学申请做准备,或者找到靠谱专业的机构帮忙。
broken image

-「郑老师,还好我们当初听从了你的建议,选择了这个宗教高中,当初这个选校决定对孩子的大学录取功不可没。」

张妈妈感激地说。当初张同学去美国读高中时,我们发现单亲家庭长大的张同学,因为张妈妈管理的很严格和细致,有比较严重的拖延症,自律能力相对弱。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给他挑了一个对学生关注度很高同时学校大学升学指导做的很好的高中。

中国人绝大部分没有宗教信仰,所以对美国的宗教高中总是心存疑虑,担心孩子入读期间会被劝说信教而不愿意选择宗教高中。但是张妈妈在听从了我们对这个高中的推荐理由后,欣然选择这个高中。在张同学申请美国大学时,张同学的升学指导老师经验丰富,会给张同学申请的大学打电话推销张同学,而张同学提前批又在我们建议下申请了同样有宗教背景的学校圣母大学,这点匹配度,让张同学以低分逆袭被排名前20的圣母大学录取。

从张同学的事例里我们可以发现,去了适合学生的美国高中就读,学校对孩子关注度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和提高核心能力。这又有利于以后的美国大学申请。

broken image

美国大学申请,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最关键的是,当父母和孩子商量好确定要送孩子去美国读高中时,就要有意识的花时间,长期、有针对性、有策略性的准备大学申请,通常是提前2-3年的时间准备。

而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去思考,给学生布置阅读书目,提高学生某一领域的认知水平,不然学生纯粹为活动而活动,到写申请文书时就没有故事可说,也没有思想的深度和厚度。

但是不是所有父母都有时间或能力做到这些指导和影响,这个情况下,找到靠谱专业的机构就很关键。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一开始通过和学生、家长做头脑风暴,在了解了父母的资源和背景以及目标后,有策略的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学校,同时给学生的高中期间做好规划,给学生开针对他的书单,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

broken image
  • 用父母的资源提高学生的背景,挖掘学生的亮点。

如何利用父母的资源,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例。

吴同学,杭州某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申请美国顶级的寄宿高中,爸爸是大学环保方面的教授。在爸爸的指导和帮助下,吴同学在初二就开始「以废制废」的实验研究项目,利用大学的实验室做实验,最后的实验还获得国家级别的大奖。

我们给学生的建议是,让吴爸爸继续给吴同学上环保相关的课,加深吴同学在这个领域的认识,拓宽吴同学的知识面。同时建议吴爸爸帮助吴同学把「以废制废」这个实验用PPT向招生官展示。

吴同学一家在去美国高中面试时,招生官对吴同学的这个实验印象特别深刻,还给吴同学介绍了他们学校的理科老师,让理科老师来评估学生的实验水平。而因为我们有特别交代吴爸爸给吴同学上课,学校理科老师问吴同学一些更专业的问题时,吴同学也能应付自如,给面试加分。

broken image
  • 父母在文书过程中,提供学生都可能忘记的有利的闪光点或事例。

在文书的过程中,我会启发学生,拔高学生的思想深度,或者在同个题材下,换一个角度来写,让学生的文书更能打动人。文书讨论过程中,如果孩子不反对,我会邀请父母参与,因为父母通常会记得孩子早已忘记但是却对孩子有利的事例或闪光点。因此,父母在学生的文书讨论过程中作用重大。

在和张同学头脑风暴时,在和叶同学头脑风暴时,我们也邀请了叶同学的父母参与进来。在讨论过程中,叶爸爸告诉我们他对禅学茶学深有研究,叶同学在爸爸的影响下也对禅学茶学感兴趣。在我们的建议下,叶爸爸更深入的给叶同学做了很多禅学和茶学的介绍,深化了叶同学的认识水平。

在文书写作过程中,叶爸爸也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意见。当时高一的叶同学申请美国高中的10年级,以托福94,SSAT1900的硬件,最后成功逆袭,被美国顶级高中哈克Harker高中,也是当时全美SAT分数第二高的走读高中录取,成为哈克近几年在大陆中录取的唯一一个中国学生。

broken image
  • 母需要有辨别能力,找到靠谱专业的申请指导老师给学生出谋划策

申请美国学校,学生、父母一定要深刻理解美国的录取标准,分析学生的优劣势,扬长避短,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还好当初及时找到你们,不然小方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录取结果。」

方妈妈每次给我们介绍客户时,都会特别感激我们。当小方决定去美国读高中时,小方爸妈都非常赞同。在拿到100+的托福又很理想的SSAT成绩下,小方决定在SSAT培训老师的指导下申请美国寄宿高中。因为SSAT指导老师是做语言培训的,对美国高中录取标准不了解,基于小方的成绩预测小方高中申请结果会非常理想,小方把所有的申请学校都选在了前30,并在爸爸的陪同下去美国完成了所有的学校面试。

小方对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口语水平相当自信,面试也感觉良好,结果3月份出结果时,全军覆没。为了实现出国的梦想,小方放弃了杭二中的保送资格、放弃了杭州市三好学生名额,甚至在过去的一年半中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结果现实打击如此惨烈。

小方找到我们时,都已经不敢奢望前30的录取,但是基于我们对美国录取标准的深刻理解,我们判断小方可以有更好的录取。我们仍然鼓励她,给她分析了申请的优劣势,重新选择适合她的学校。

在文案老师的帮助下,小方认真地修改申请材料,将自己的个性逐渐突显出来,而剖析的过程也是个自我反思、成长的过程。不到一周的时间,申请已经全部递交出去了。在我们的面试指导下,小方面试完后拿到了圣安德鲁中学的录取。我们仍然鼓励她相信她有更好的录取,最后拿到了马德拉中学的录取结果。

由此可见,父母的格局、认知和决策,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申请之路是一帆风顺还是荆棘遍布,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还是愁云密布。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