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中国家庭中,爆发出亲子沟通危机往往始于孩子青春期间。很多家长会惊呼,「我的孩子怎么变了?」以前那个听话的乖孩子突然之间性情大变,变得封闭自我,易怒,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常常一言不合就大吵大闹,甚至离家出走,让父母很头痛。
为了让父母更好地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变化和心理,我会定义一下什么是青春期,以及孩子在青春期间遇见的挑战和压力。
什么是青春期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的阶段定位为10-19岁,此时孩子的心理、生理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变化。心理上慢慢开始过渡到成年,开始有自我意识,渴望被认可;生理上荷尔蒙发生变化,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随着留学趋势越来越低龄化,之前高中、本科出国的学生比较多,现在小学、初中也开始兴起,当留学遇上青春期,青春期遇上父母的焦虑期,就会产生很大矛盾。
青春期间,孩子们面临着哪些压力和挑战呢?
青春期的压力与挑战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从童年期间与父母比较亲密变得慢慢分离,转而与同学、朋友关系开始密切。这个时期他们渴望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和同伴之间产生归属感。由于这段时期孩子和同伴关系比较近,如果与有「不良习惯」的同伴一起,孩子容易受到负面影响。
另外,孩子和同辈之间彼此的压力和影响非常大,有时候孩子不告诉我们不等同于他们没有。
-案例分析-
我们的一个女学生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从小她父亲在她眼里就是一个很严谨、严苛的人。在整个成长环节中,学生在父亲那里得到的全部是「否定」。等她到了高中国际班住宿的时候,出现了和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和纠结,导致她一年后坚决不要去学校上课。
在她的寝室中,有一个女生特别漂亮,成绩又好,但是总想要「控制」其他人;另一个女生是班长,经常会把寝室的事情传达给老师,给其他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还有一个女生在国外交换过一段时间,回国后对中国复杂的人际关系不适应,缺乏「甄别」的能力,导致后来抑郁到不去上学了。
这个学生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仅对来自父亲的否定产生了「反抗」,在同辈之间也很不能接受别人对她的评价,尤其是来自那个控制型女孩的评价。在试图摆脱控制型的女孩时,学生被其他人「孤立」,但同时她又希望加入她们的圈子,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同辈压力。在面临这些压力时,父母往往理解不了,学生只有借助自学心理学的方式来拯救自己。
不仅仅是女孩,男孩在青春期间同样会出现由同辈引起的压力。我们的一个学生在青春期阶段时,之前不打篮球的他也逐渐开始整天抱着篮球。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荷尔蒙需要释放,同时也是「交朋友」的需求:如果一个男生篮球打得好,他在男生之间就很有存在感,很受欢迎。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找「群体感」,需要和同辈有话题,渴望成为受同辈欢迎和认可的人,这个过程往往就会产生压力。
2.第二重压力:身体形象压力
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变化,然而这种变化给男生女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对女生来讲过早的发育会带来羞耻感,甚至自尊心都会受到影响,很多青春期发育了的女生对自己「变胖」的形体不满,很想减肥,还有些女生会穿宽松的衣服去遮掩身体的状态。
相反,发育早的男生在同伴之间会很有面子,因为他们近似成人的体型看起来更有威信。而体型不够「man」的男生,在青春期间发育的表现还在于开始爱运动,更多的是担心自己长不高,不够强健,还有些男生甚至会开始「练体型」了。如果懂得男孩这方面的心理需求,家长可以去帮他们在健身房买卡,请教练指导他去做一些训练。
身体形象的管理对孩子来说越来越重要。在有些家长的观念里,「打扮」的孩子都是坏孩子,一定是没有好好读书。然而在国际学校里,有很多课外活动都需要孩子有合适的装扮,所以没有仪态、不会打扮的孩子会承受很大压力。在合适的地方穿合适的衣服,说合适的话本来就是一种社会礼仪。
另外,无论学生是初升高,还是高升本,要申请美国排名前10、15、30的学校,大部分都需要「面试」。近这几年美国学校面试比例将越来越大,因为学生的硬数据越来越漂亮,只有通过面试来解决一些其他东西,比如:行为、仪容、仪表、仪态,而着装、仪容、仪态都是需要长期的过程来培训。
如果见过哈佛、普林斯顿名校的学生,你就会发现顶级学校对「颜值」要求很高;而在MBA、投行等高薪行业,也满是「俊男美女」,缺乏仪态的人面对名校和名企时都很难被认可。
3.第三重压力:学业压力
学业的压力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很严重的,因为孩子始终是看重学习成绩的,而这个时期的学业压力甚至可以达到全部压力来源的60-70%。
如果解决了这个压力,其他压力也随之减少,孩子也会感到有尊严。
-IB课程的压力-
以「IB课程」为例,如果家长们了解过IB课程,就会明白这套课程在阅读、实验、论文上带给我们学生的压力有多大。进入IB班,孩子的英语在初中就需要有大概90分左右,还需要学生具备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等。尤其是IB的论文,如果家长没有看过,是很难理解孩子面临的压力。
我们曾邀请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学硕士毕业的老师分析过IB的课程评估体系,发现很多题目要求级别几乎在「硕士」以上,只是相对硕士的评估标准低一些,但在开题的方式、数据收集和结构上,和硕士论文几乎是一模一样。
-AP课程的压力-
再说「AP课程」,如果孩子从公立系统出来的,从来没听过什么宏观、微观经济学,到了10年级突然要上AP经济学,会一下子面临了三重挑战:第一,内容不懂;第二,上课课本是英文;第三,评估体系不一样。三重挑战下来真的会把学生逼到「崩溃」。
有些学生父母是管理者,对宏观、微观经济学会有一定的概念,因为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会接触到一些相关信息,但作为还在学校读书的孩子怎么可能了解宏观经济呢?此外,如果对AP的评估体系不了解,也会在申请大学时会出现矛盾。
有时候,我们孩子没办法去甄别如何选择的问题,孩子能不能走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引导。
我们的孩子就是天使,永远都想满足我们的愿望,当我们真正不懂得他们时,他们就会「封闭抵抗」,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我们的孩子最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走,但这个肩膀永远没有办法垫上去,这是很大的冲突和矛盾。
4.第四重压力:来自父母关系的压力
青春期时的孩子比较敏感,如果父母关系不和睦,比如吵架,甚至闹离婚,会对孩子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和心理压力。
-案例分析-
我曾遇到过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一个在美国被「退学」的案例。学生在国内一直是念的重点中学,他的父亲是个节节高升的官员,而母亲事业上几乎没有变化。
学生高中毕业后被爸爸送到国外读大学,而父母就是为了等他上大学后解决离婚问题。学生在美国读书刚开始成绩很好,后来一年多过去了,学生爸爸说孩子由于GPA低,收到了勒令退学通知书。学生每天躲在学校什么都不干也不肯回国。
在和学生爸爸交涉时,爸爸坦言离婚后他也会对孩子负责,会承担留学的学费,然而他没有和孩子谈过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都认为离婚是大人的事,孩子只要「认真读书」就好。然而孩子的安全感大部分是源于父母之间的关系,安全感一旦降低学业也就跟着一落千丈了。对孩子来说,在得知父母离婚后会产生很多疑问:「我还是你的家人吗?」「你们俩这样折腾有问过我吗?」
事后和学生沟通时,问起当时的情况,学生说:「我没有逃课,但是老师讲的内容我听不进去,看书也看不进去。我本来就买了暑假回国的机票,我妈因为在电话里说等我回去评理,我无法接受父亲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倒塌,以学习紧张为借口将机票退了。」
再后来接到退学通知书时,他很「恐惧」,连盒饭都是别人送上楼,春节都没给父母打电话。走到这一步,真的很令人痛心,本来学生学习能力很不错,读一个正常大学不是问题,但是就因为父母的离婚,将孩子毁了。所以父母在处理关系时应当把孩子当家人,当一个完整的人。
有个家长曾经说了一句话,我至今深以为然:「其实夫妻和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